10/08/2005

四總統像

拾級而上,可以看到聯邦迴廊,掛滿五十州州旗

趁著最後的餘光,我們離開華爾鎮趕緊上路,穿過繁華的急湍市(Rapid City),轉進16號公路,今晚就宿在黑山地區的山丘市(Hill City)。這個地區海拔一千多米,多山多樹,走在16號路路上,由於天色已暗,有如走在黑色森林之中。等我們開到預定住宿的舒適小棧(Comfort Inn)時,已經八點多了。此時天已全黑,戶外温度只有五度左右,寒氣逼人。

我們也累倦了,不想進城去找好吃的,只在隔壁買了份潛水艇三明治胡亂充飢。小棧很舒適,唯一的憾事是預約時,他們號稱全樓均可無綫上網,來到此地卻是不通不通,只有大廳有個終端機好像可以上網,但總是有人使用。我們不想排隊等候,只好早早入睡。

第二天卻是一個美麗的大晴天。小棧的服務員說此地前兩天都下雨,昨晚才停歇,顯然我們的運氣還真不錯。這個地區有幾座國家公園、紀念堂、州立公園等,是美國中西部最有名,也最熱門的旅遊點,許多外州、外國的遊客都會在這裡住上幾天,慢慢玩。此地最著名的參觀點是雷斯模山國家紀念堂 (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就是刻上四位總統頭像的山頭。

九月十四日,我們用完早餐隨即出發。從山丘市經224號公路到雷斯模山(Rushmore)並不遠,約莫半個鐘頭就到。途中陽光燦爛,空氣清朗,路上人車稀少,244號路上到處一片安詳。我們心中充滿期待,也有幾分喜悅。雷斯模山上的四座巨大頭像本意在建立美國民主殿堂的恆久紀念,一直具有高度政治光環。五十年代希區考克的驚悚電影經典《北西北》使這幾張美國最有名的臉孔在全世界普遍傳揚。我們昨天已經在惡地國家公園買了國家公園年票,心想今天可以免費進入,豈不快哉!

沿著路標進入停車場,我們以為只要出示年票便可入內,但是收費員說:「進入這裡不需任何費用,但需繳停車費,每車八元。」但我們只打算停留兩個小時也要這麼貴?

她的回答更妙:「這張停車證效期一年,歡迎你們常常來!」

我們當時有被騙、被搶的感覺。那有停車證與年票同樣期限?硬著頭皮繳交八元,心中雖有不甘,但也沒辦法。

停車場依山而建,大部份都在地面下。走上梯階,都是就地取材打磨拋光的花崗岩。正前方豎立一排方柱,有點希臘雅典神殿的味道,橫立在前方像個超寬的大門。大門內有巨大廣場,可以由此回看整個雷斯模山麓。經過廣場後有一大殿堂,裡面有功勞碑坊,也有四總統像的雕刻家博格倫(Borglum)的銅像,兩廂房則分別為禮品店與餐館。通過殿堂,往前就可看到兩排花崗岩柱組成的《聯邦旗廊》,每一花崗岩柱代表美國一州,以字母順序排列,上面刻著該州加入聯邦的年份,並懸掛各州的州旗,象徵著聯邦的組合。這個殿堂之設計理念應是取材於古希臘所展現的民主制度與精神,使美國的民主制度建立在五十州所組合的聯邦共同體。任何人走過這道柱廊即象徵踏上了民主的殿堂,進而瞻仰美國民主的指標人物以及體會其所代表的立國精神。

走過旗廊,就是一個觀賞平台,由此正好可以看到四個總統像。今天陽光燦爛,但可能時間尚早,觀光客較少,所以是可以由任何位置觀看雕像的輪廓與表情。利用望眼鏡觀看,則可看到更細緻的結構,也可看到花崗岩的紋路。聽說這種花崗岩質地堅靭,一萬年才會風蝕一吋,所以用來雕人像可以保持萬代。這些雕像的眼睛都烱烱有神,仔細一看,方知是利用陰影的效應,瞳孔部位是往內挖空,造成黑影,而眼眸的反光則利用一凸出的石柱,讓陽光照亮。充分利用光與影的對比,使雕像無論從那個角度觀看,都能看到烱烱的眼神。這四位偉人的頭像是直接從山頭鑿出來的,和四周的原始山頭相比顯得雪白純潔,後面湛藍的晴天將之襯托得莊嚴肅穆,尤其在陽光下更為耀眼。我們來得早,卻也是光線最佳之時。朝陽照射在昨天才被大雨洗刷潔淨的岩石上,特別精靈剔透。

當初選擇這四位總統塑像是經過審慎考慮的,每位總統在美國的歷史上都有相當程度的貢獻。第一位為美國獨立戰爭的總指揮,也是美國國父華盛頓(任期1789-1797),其聲望與地位無庸置疑,同時也象徵美國的建國;第二位是傑佛遜(任期1801-1809)則是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且主導路易斯安那購地案,使美國國土倍增,故象徵美國的擴展;第三位林肯(任期1861-1865)則在任內維繫了聯邦體制的完整,並廢除了美國境內的蓄奴制度,象徵存續;第四位則是老羅斯總統(任期1901-1909),因為在其任內促成了巴拿馬運河的興建通航,並提倡環境保育及反托拉斯的經濟革興,象徵美國的發展。聽說後來有許多人建議應加入小羅斯福、甘乃迪,甚至克拉克蓋博!但因這塊山頭已經沒有可雕刻之處,只能作罷!

以花崗岩山頭為雕刻素材是項空前的創舉,或許也是美國人一向自許大國的心態下所產生的理念。這種心理與台灣動則興建世界最高最大的建築物的想法異曲同工。實際上當時的南達科他州也沒什麼經費,歷史學家羅賓遜(Doane Robinson)最初的想法是在每一座針岩山頂上放置一個印地安人頭或克拉克等人像以招徠遊客。後來經博格倫的堅持,認為四總統像可以締造美國的精神並凝聚美國人的向心力,所以他毅然決然負起這項雕刻的使命,立志要完成這樣的壯舉,結果雖躹躬盡粹,但終也給他成了。

對於這四總統像的雕刻,他有一段非常有名的描述:
「在那兒,在天地交接的高處,我們雕刻領袖們的偉言及他們的臉孔,讓後代子孫得以瞻仰他們的容顏。並請一同祈禱,祈求這些豐功偉績能永垂不朽,如同此山一樣,經歷風雨而堅立不摧。」

博格倫是留英的雕刻家,但為這個雕塑工程他所遭遇最大的困難卻是募捐經費。這項工程從頭到尾花費近一百萬美元,就現在的眼光並不是太大的數字,在當時卻是天大的數目。當時全州曾發動募捐,鼓勵小學生把一分錢、五分錢存下來捐獻,但僅湊到1,700元。還好最後政府同意撥款資助85%的經費,才使工程得以進行;後來正值美國應付二次世界大戰,工程進行當中常常斷炊。這項工程於1927年正式動工,當時博格倫已年屆六十,但乃雄心勃勃。雕刻的工作從華盛頓胸像開始,其肩部與胸部依山頭之外形雕出,但由於空間的關係,其餘三位僅是頭像,羅斯福和林肯的像甚至僅雕刻臉部。老博格倫於1941年3月逝世,最後的工作由他兒子收尾,1941年 10月才算大功告成。其實小博格倫從最初的模型製作一路伴隨其老父,對於雕刻工程的大小細節都能充分掌握。這對父子因這項工程而得名留青史,也是極幸運的。

此外,在工程進行當中有許多技術待克服,他必須應用各項創意解決施工上的問題。每座頭像都有18公尺高,光鼻子長度就達6公尺,約為二層樓高,怎麼做呢?首先,他先在工作室內以12:1的比例用石膏做出頭像的模型。換句話說,模型上的一英吋到實際的像需轉換為一英呎,這還需要高度精準的測量技術。尤其這項工作只能移除不要的部份,移錯了還不能填補,因此每個階段都必須小心翼翼,在關鍵部位鑿洞及放適量的炸藥,以消去不要的部份。引爆過後尚需用手工修飾細節,並進行磨光。觀賞平台前方有露天觀眾席,是晚上進行燈光秀時的觀賞地點。平台之樓下則有展示間,有許多圖片、模型及當時鑿山所用的工具及炸藥等供人參考。旁邊亦有放映間,定期放映資料片,介紹這項工程的製作過程。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山屬保護區,所以野生動物也在保護之列。我們在觀察台上即看到一對白色的山羊在林間吃草,狀至幽閒。我們離開公園後本擬當晚再度回來觀看燈光秀,但因那天下午到州立公園玩得太累了,只好作罷。


四位總統群居在一起,不知他們會說什麼?